離乳仔豬之飼養策略
早期離乳仔豬之飼養策略
了解仔豬的消化系統如何運作,對于飼養早期離乳仔豬而言是非常重要的,因為離乳過程可能會對消化系統造成負面的影響。為避免消化不良,我們必須十分注意仔豬飼料的配方。在早期離乳仔豬飼料之成份中,有四個項目非常重要:
1.蛋白質來源
2.碳水化合物來源
3.脂肪來源
4.酸結合能力
早期離乳仔豬的消化系統
早期離乳仔豬的消化系統是以母乳為基礎,仔豬習慣于消化少量容易消化的乳汁。仔豬吮乳期間,每天要吸吮 20 到 24 次少量的母乳;這表示離乳以后,大量的飼料是無法被仔豬消化的。離乳時,乳糖酵素的活性相當高,其它酵素的量則很低,不過仍足夠用來消化母乳。
離乳之后,要有好的消化作用,胃中的 pH 值應在 3 到 4 之間。離乳前最重要的酸來源是乳酸菌所產生的乳酸,胃所產生的鹽酸非常低。
離乳過程的影響
離乳過程會對早期離乳仔豬的消化系統造成負面的影響,離乳時的緊迫會減低酵素的活性,也使免疫力降低。基于這個理由,避免所有可能的緊迫因素是非常重要的。尤其在離乳后的前十天,仔豬對各種改變都很敏感,因此勿做更換飼料、改變畜舍、混合飼養或去勢等處理。同時,離乳后的衛生條件與溫度也是非常重要的。
預防消化不良
預防離乳時的消化失調,要從母豬懷孕期的喂飼計劃就開始。在懷孕的最后三星期,必須給母豬較高的能量,以使其產下的仔豬有較高的出生體重和體內貯存能量。這些仔豬攝取較多的初乳,因而在血液中有充足的抗體。
離乳前飼料采食量高,可使早期離乳仔豬的消化系統發展成為可以消化干飼料。離乳前的飼料采食量若佳 ( 每只仔豬 300 至 500 公克 ),消化系統將適應良好且仔豬已習慣干飼料的采食。英國的研究報告顯示,離乳前后的飼料采食量適當,能夠顯著改善屠宰體重,在整個離乳和肥育期間能賺回離乳所投資金額的十倍。若在離乳后的前十天有下痢的問題,最好是以粉狀飼料來替代粒狀飼料。粉料的采食量 ( 較少的量 ) 比粒料較為恒定。
離乳仔豬的配方
1.蛋白質來源:
由于蛋白酵素活性低,因此蛋白質的來源應具高消化率;抗營養因子 ( ANF;黃豆中含有 ) 含量低也是很重要的。牛乳、乳清制品及血漿都含有免疫球蛋白等具保護作用的成份,可以提供腸道額外的保護。
為了顯示高消化性與低消化性飼料的效果,我們設計兩種具有等量回腸消化胺基酸與相同凈能的飼料配方。
低蛋白配方:
寶樂來 ( Borcilac - 20 )
LT - 魚粉
玉米 ( 部份熟化 )
低量黃豆
18% 蛋白質
88.9% 糞消化率
83.7% 回腸消化率
高蛋白配方:
乳清粉
魚粉 ( 62% )
玉米
高量黃豆
動物脂肪
22% 蛋白質
83.7% 糞消化率
74.4% 回腸消化率
喂飼第一種配方,腸道中的未消化蛋白質減少了 50%。
以上顯示,第一種高消化率配方的回腸蛋白質消化率為 83.7%,這表示有 16.3% 是無法消化的。而第二種配方的回腸蛋白質消化率是 74.4%,表示有 25.6% 的飼料留在腸道中無法消化。所以經由提高蛋白質消化率,我們可減少超過 50%的未消化部份,在腸道中未消化蛋白質會引起大腸桿菌下痢的問題,因為未消化蛋白質是細菌所賴以為生的。
2.碳水化合物來源:
離乳仔豬的乳糖酵素活性高,因此乳糖很容易被消化。除了做為極佳的能量來源以外,乳糖可提供乳酸以降低胃中的 pH 值。淀粉也可被消化但細胞壁卻不能;所以使用經過熱處理 ( 熟化 ) 的玉米是很重要的,因其中的淀粉容易被消化。
3.脂肪來源:
由于脂肪分解酵素含量非常低,而消化脂肪所費時間也相當地短 ( 只占總消化時間的 8% ),因此我們必須供給離乳仔豬良好的脂肪來源。在 BORCULO 公司生產的乳清制品中,脂肪與液態乳清先經過混合再噴霧干燥,這樣的制造過程使脂肪以非常小的粒子呈現 ( lu ),并附著在乳清蛋白中。事實上〈 寶樂來 Borcilac )中的脂肪相當于母豬乳中的脂肪。藉由噴霧干燥法,脂肪會事先被消化,因為其粒子極為微小。
4.酸結合能力:
早期離乳仔豬胃中的鹽酸制造量很低,因此設計出酸結合力極低的飼料配方是非常重要的。在這個日齡階段,胃中消化作用的最適 pH 值為 3.0 至 4.0。飼料被采食后,依據酸結合能力,胃中的 pH 值會直接提高至 5.0 或 6.0。pH 值高會導致消化率降低且沒有抵抗細菌的阻隔物,細菌及未消化蛋白會通過胃部,使大腸桿菌下痢的情況立刻發生。除了設計酸結合力低的飼料之外,在仔豬飼料內添加有機酸也非常好。( 寶樂來 Borcilac )含 3%甲酸,甲酸是飼料中所添加的有機酸中最強的。
5.總結:
*仔豬剛離乳時,酵素及胃酸的制造量均低。
*乳蛋白容易被仔豬消化,并可保護腸道。
*噴霧干燥的脂肪事實上已先消化了。
*飼料的酸結合能力以及有機酸的添加是非常重要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