鹽霉素在生長肥育豬飼料中的應用
鹽霉素能改變豬.牛等大腸及瘤胃中內容物的易揮發性脂肪酸的含量,即提高丙酸分子的含量,降低乙酸、丁酸分子的含量,增加了總能量;改變飼料中粗蛋白、粗脂肪、粗纖維的消化率, 從而起到增重和提高飼料消化率的作用。
1979年Schneider在斷奶仔豬(6.7--33kg)日糧中添加0、25、50、75和lOOmg/kg鹽霉素進行劑量效應試驗,通過回歸分析表明日增重以50、80mg/kg最好,采用食量在25—75mg/kg之間最大,而超過75mg/kg時飼料增重比開始增加。Lesson等(1981)在25---98kg豬日糧中添加25和50mg/kg鹽霉素,日采食量增加5—8%,日增重分別改善12%和14%,飼料轉化率改善5.1%和4.9%。而Dewilde(1984)添加60mg/kg鹽霉素到生長肥育豬日糧中,也得到正面效果,生長率有706--731g/d、飼料轉化率有3.48--3.18%的改進。而Lin&mann(1985)對生長肥育豬進行了全期的分階段試驗,添加濃度為0、27.5、55、82.5、110mg/kg,結果顯示在9.3--22.5kg期間,日增重以添加55mg/kg為最好,而對仔豬采食量并沒有影響。這與Cast(1981)綜述觀點相悖,Cast對9種抗生素在仔豬階段使用的203個試驗報告進行總結認為日增重提高主要與采食量增加相關,同時飼料轉化率得到改善,絕對日增重以27.5mg/kg最好,110mg/kg最低;在42.4---96.6kg階段,日增重增加與飼料轉化率相關,采食量沒有改變,27.5和82.5mg/kg生長率最大,飼料轉化率的絕對改善也以27.5、82.5mg/kg為最大;在22.5—42.4kg階段任何鹽霉素水平產生的絕對日增重均比9.3--22.5kg和42.4--96.6kg階段大。
廣東省農科院畜牧研究所姜禮勝等(1996)進行鹽霉素在豬料中應用的劑量篩選試驗,結果顯示7-20kg階段鹽霉素添加劑量為60g/TF,范圍為50-70g/TF。20-60kg階段鹽霉素添加劑量為20g/TF效果適于生產中使用。和國外的數據相附。南京農業大學畜牧系許俊才等(1991)在生長肥育豬飼料中添加鹽霉素同樣證明可促進豬的生長。
鹽霉素與其他飼料添加劑的配伍
鹽霉素 |
銅 |
喹乙醇 |
阿散酸 |
硫酸粘桿菌素 |
土霉素 |
60ppm |
250ppm |
- |
- |
- |
- |
20ppm |
- |
50ppm |
- |
- |
- |
20ppm |
- |
- |
90ppm |
- |
- |
30ppm |
- |
- |
- |
10-15ppm |
- |
30ppm |
- |
- |
- |
- |
50ppm |
歐盟在2000年規定可在飼料中添加的抗生素只有黃霉素、阿維霉素、莫能霉素和鹽霉素。可在豬飼料中添加作為促生長劑的抗生素只有黃霉素和鹽霉素,鹽霉素用量為4月齡內30-60ppm;6月齡內15-30ppm。中國加入WTO,動物性食品出口歐盟的機會加大,國內業界使用藥物需和歐盟接軌,同時,國內長期在豬飼料中使用桿菌肽鋅、金霉素,需要有合適的藥物與其輪換使用。鹽霉素在豬飼料中使用的前景越來越廣泛。
參考文獻
姜禮勝等 國產鹽霉素與高銅對斷奶仔豬生長的影響
姜禮勝等 鹽霉素和喹乙醇對豬生產性能影響的比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