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-08-04
北京市平谷區國家現代農業(畜禽種業)產業園項目分布圖
原種豬場建設項目公豬舍基礎圈梁鋼筋綁扎現場
原種豬場建設項目隔離舍基礎土方回填驗收現場
日前,農業農村部和財政部共同下發《關于公布2020年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的通知》,北京市平谷區獲得國家現代農業(畜禽種業)產業園創建資格。
記者從北京市農業農村局獲悉,這是北京首個以種業為主導產業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,具有重大的開創意義和示范意義。目前,北京已啟動創建國家現代農業(畜禽種業)產業園,將通過實施“五大工程”,到2022年基本建成以蛋雞、奶牛、北京油雞、生豬種業為特色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。
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,平谷國家現代農業(畜禽種業)產業園重點包括峪口鎮、金海湖鎮、大華山鎮、夏各莊鎮和東高村鎮5個鄉鎮,占地面積超過61萬畝,形成了核心區、示范區、輻射區層層擴散的產業園總體空間布局。圍繞畜禽種業體系建設,形成“核心引領、多點支撐、輻射帶動”的協同發展構架,打造“一核多點”的種業體系空間布局。其中,“一核”為畜禽種業科技創新園,“多點”是各類種畜禽養殖基地。
區位優勢
科技資源豐富 畜禽種質資源繁多
平谷區農業基礎雄厚、科技資源豐富,隨著農業科技創新區的建設,目前已吸引眾多高校和科研機構落戶,科技研發與創新能力與日俱增。平谷區畜禽種質資源繁多,畜禽種業發展勢頭強勁,充分具備發展畜禽種業的實力和基礎。
畜禽種業發展優勢和特色明顯
園區的北京市華都峪口禽業有限責任公司現已成功培育5個蛋雞新品種;北京奶牛中心的奶牛胚胎移植效率創國內新高,選種選配覆蓋率達歷史最高點,選擇強度和公牛遺傳水平得到顯著提高;北京中育種豬有限責任公司擁有中育豬配套系,建成了完善的種豬繁育體系,基于網絡服務器的實時數據分析,保證了遺傳評估的準確性。
畜禽種業建設和創新能力領先
園區主導產業養殖企業的養殖設備和機械裝備科技先進,從飼料生產、畜禽養殖到畜禽產品加工全部實現機械自動化、數字化和信息化,現已形成“政府+科研機構+企業”的“金三角”合作模式。峪口禽業成功研發的“國產蛋雞育種專用基因芯片—鳳芯壹號”,成為我國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蛋雞基因芯片;奶牛中心與中國農業大學合作完成“中國荷斯坦奶牛MOET育種體系的建立與實施”項目,將胚胎移植等現代繁殖技術與奶牛育種技術相結合,大大加速了我國奶牛遺傳育種進展。此外,園區還將集聚一批國家級畜禽種業創新平臺,研發一批重大科技創新成果。
突出綠色發展實現種養生態循環
產業園突出綠色發展理念,采用綠色飼料、無抗養殖,實施“生態橋”治理工程,實現了種養生態循環。園區利用畜禽產業優勢和作為“大桃之鄉”的地域優勢,將畜禽養殖糞污與38萬畝果樹種植廢棄物相結合,實施“畜禽糞便+園林固態廢物+復合微生物菌劑”工藝,有效地提高了土壤品質,改良了大桃等果蔬的產品品質,實現了種養生態循環。
園區生物安全防控體系日趨完善
園區圍繞“界邊、場邊、圈邊”三邊管控,保證“目標不變、勁頭不松、力度不減”,靈活運用“街鄉吹哨”協同機制,在涉及“養殖、運輸、屠宰、市場、餐飲”等諸多環節中,多部門密切配合、協同作戰,實現“哨響”即到,形成系統化、規范化、全維度的防控體系,確保園區畜禽養殖區域的防控安全。
探索創新聯農帶農機制效果喜人
產業園積極探索創新農民利益聯結機制,推動發展合作制、股份制、訂單農業等多種利益聯結方式,建立“農戶+合作社+公司”、“農戶+公司”等發展模式,通過農業科技創新、成果轉化和示范應用,使農民收入結構得到優化、收入水平顯著提升,使農民擁有獲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
創建目標
2022年產業園總產值達到30億元
目前,平谷已啟動創建國家現代農業(畜禽種業)產業園,到2022年通過實施蛋雞種業工程、奶牛種業工程、油雞種業工程、生豬種業工程和畜禽種業科技創新園建設工程,基本建成以蛋雞、奶牛、北京油雞、豬種業為特色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,產業園總產值規模達到30億元,主導產業總產值達到18億元。
同時,國家現代農業(畜禽種業)產業園將構建起“產學研”相結合,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蛋雞、奶牛、生豬等國家級種業研發平臺8個,北京市種業科技創新平臺10個,中荷、京瓦等國際種業合作平臺3個,選育畜禽新品種10個,全球領先的畜禽育種企業達兩家,北京市級以上種業龍頭企業超過5家,擬建成全國畜禽種業科技創新中心和國際畜禽種業(中國)科技合作中心。
在平谷區建設國家現代農業(畜禽種業)產業園,并借“平谷農業科技創新示范區”這一載體,鼓勵和引導全國優質畜禽種業領域、科技資源集聚,能夠推動我國畜禽種業的進一步發展。把北京“全國種業創新高地”做大做強,并為北京市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平谷區打造“農業中關村”提供強有力的支撐。
轉自中國畜牧業信息網,侵聯刪。